Windows XP Windows 7 Windows 2003 Windows Vista Windows教程綜合 Linux 系統教程
Windows 10 Windows 8 Windows 2008 Windows NT Windows Server 電腦軟件教程
 Windows教程網 >> Windows教程綜合 >> Windows資訊 >> CMOS設置和BIOS更新

CMOS設置和BIOS更新

日期:2017/2/7 11:42:37      編輯:Windows資訊

    BIOS

  電腦店訊  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,免不了要和主板上的BIOS、CMOS打交道,下面介紹一下這方面的常識。

  BIOS,即微機的基本輸入輸出系統(Basic Input-Output System),是集成在主板上的一個ROM芯片,其中保存有微機系統最重要的基本輸入/輸出程序、系統信息設置、開機上電自檢程序和系統啟動自舉程序。在主板上可以看到BIOS ROM芯片。一塊主板性能優越與否,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板上的BIOS治理功能是否先進。在BIOS中主要有:

  1.BIOS中斷例程

  即BIOS中斷服務程序。它是微機系統軟、硬件之間的一個可編程接口,是計算機中最底層的軟件,用於程序軟件功能與微機硬件實現的衍接,對於同一計算機安裝的各種不同的操作系統,其BIOS都是相同的。可以認為,BIOS是各種操作系統的共同部分。DOS/Windows/ Unix操作系統對軟、硬盤、光驅與鍵盤、顯示器等外圍設備的治理都建立在系統BIOS的基礎上。程序員也可以通過對INT 5、INT 13等中斷直接調用BIOS中斷例程。

  2.BIOS系統設置程序

  微機部件配置情況是放在一塊可讀寫的CMOS RAM芯片中的,它保存著系統CPU、軟硬盤驅動器、顯示器、鍵盤等部件的信息。關機後,系統通過一塊後備電池向CMOS供電以保持其中的信息。假如CMOS中關於微機的配置信息不正確,會導致系統性能降低、零部件不能識別,並由此引發系統的軟硬件故障。在BIOS ROM芯片中裝有一個程序稱為系統設置程序,就是用來設置CMOS RAM中的參數的。這個程序一般在開機時按下一個或一組鍵即可進入,它提供了良好的界面供用戶使用。這個設置CMOS參數的過程,習慣上也稱為BIOS設置,也有稱CMOS設置的。新購的微機或新增了部件的系統,一般都需進行BIOS設置。
 
  3.POST上電自檢

  微機接通電源後,系統將有一個對內部各個設備進行檢查的過程,這是由一個通常稱之為POST(Power On Self Test,上電自檢)的程序來完成的。這也是BIOS的一個功能。完整的POST自檢將包括CPU、640K基本內存、1M以上的擴展內存、ROM、主板、CMOS存儲器、串並口、顯示卡、軟硬盤子系統及鍵盤測試。自檢中若發現問題,系統將給出提示信息或鳴笛警告。

  4.BIOS系統啟動自舉程序

  在完成POST自檢後,ROM BIOS將按照系統CMOS設置中的啟動順序搜尋軟、硬盤驅動器及CDROM、網絡服務器等有效的啟動驅動器,讀入操作系統引導記錄,然後將系統控制權交給引導記錄,由引導記錄完成系統的啟動。

  CMOS

  CMOS(本意是指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,一種大規模應用於集成電路芯片制造的原料)是微機主板上的一塊可讀寫的RAM芯片,用來保存當前系統的硬件配置和用戶對某些參數的設定值。CMOS可由主板的電池供電,即使系統掉電,信息也不會丟失。

  CMOS RAM本身只是一塊存儲器,只有數據保存功能,而對CMOS中各項參數的設定要通過上面談到的設置程序完成的。早期的CMOS設置程序駐留在軟盤上的(如IBM的PC/AT機型),使用很不方便。現在CMOS設置程序固化在BIOS芯片中,在開機時通過特定的按鍵就可進入CMOS設置程序方便地對系統進行設置。

  現在的CMOS RAM一般都有128字節及至256字節的容量。為保持兼容性,各BIOS廠商都將自己的BIOS中關於CMOS RAM的前64字節內容的設置統一與MC146818A的CMOS RAM格式一致,而在擴展出來的部分加入自己的非凡設置,所以不同廠家的BIOS芯片一般不能互換,即使是能互換的,互換後也要對CMOS信息重新設置以確保系統正常運行。

  BIOS升級

  現在奔騰級以上的主板上的BIOS大都采用電可擦新的Flsah Memory只讀存儲器為載體,這就為BIOS的升級帶來極大的方便。

  Flash Memory是一種新型非揮發性存儲器,中文譯名為快擦型存儲器(有的也譯為閃速存儲器),是日本東芝公司於1980年申請專利,並在1984年的國際半導體學術會議上首先發表的,具備高速性,可以整塊芯片電擦除、耗電低、集成度高、體積小、可靠性高、無需後備電池支持、可重新改寫、重復使用性好(至少可反復使用10萬次以上)等優點。

  因此,利用Flash Memory存儲主板的BIOS程序,則使BIOS升級非常輕易。現在的Pentium、Pentium Ⅱ主板普遍使用Flash Memory制作BIOS芯片。

  1.Flash Memory BIOS升級

 目前名牌主板生產廠家如華碩、海洋等,為了用戶升級BIOS的需要,一般都采取了以下措施:

  (1)在主板上設置一個跳線,用來選擇FLASH ROM狀態,平時置於保護狀態,使BIOS堅不可摧,要升級時跳至可改寫狀態,就可像寫RAM一樣更新BIOS。
  (2)在隨板附送的驅動程序盤中帶有改寫FLASH ROM的程序,可以方便地升級和備份BIOS。
  (3)經常編制出新的BIOS程序在市面上流通或放在因特網上供其主板用戶下載。
  ?一般Flash Memory BIOS升級的過程
  一般主板上有關於Flash ROM的跳線開關用於設置BIOS的只讀/可讀寫狀態。
  (1)制作一張無CONFIG.SYS和AUTOEXEC.BAT文件的系統盤,並拷貝Flash ROM升級的工具程序。該工具程序一般由主板附帶的驅動程序盤提供。Flash BIOS升級工具程序主要功能是:
  ◇保存原有BIOS數據(Save Current BIOS To File)
  ◇更新BIOS數據(Update BIOS Block From File)
  ◇其它功能(Advanced Features)
  (2)預備好新版BIOS的程序數據。一般需要到Internet或BBS上下載。升級前檢查BIOS數據的編號及日期,確認它比你使用的BIOS新,同時也應檢查它與你所用的BIOS是否是同一產品系列,如:TX芯片組的BIOS不宜用於VX的主板,避免出現兼容性問題。
  (3)關機後,在主板上找到主板上有關Flash ROM的讀寫狀態跳線開關,將其設置為可寫(Enable或Write)狀態。
  (4)用預備好的系統盤重新啟動,並運行升級工具程序。
  (5)首先選擇保存功能將原BIOS數據保存到軟盤上,存為一個文件,用於升級失敗時恢復原有BIOS。然後裝入新BIOS數據盤,選擇更新BIOS數據,輸入新BIOS的文件名,完成BIOS的升級。
  注:有的BIOS升級工具只升級主要的模塊,假如它發現新的BIOS與原BIOS有很大不同,會給予提示並建議使用相應選項對整個BIOS升級(包括BIOS啟動模塊和PnP ESCD參數區)。
  (6)升級結束後,記著將主板上關於Flash EEPROM的跳線改回只讀狀態。
  (7)重新啟動,並進入BIOS設置狀態,完成BIOS參數設置。
  ?不具升級條件的Flash ROM的升級
  雜牌的主板往往就不具備上述三個升級條件,雖然用的也是流行的Flash ROM,卻沒有能置其為改寫狀態的跳線,於是Flash ROM跟老的ROM、EPROM沒什麼兩樣。沒有驅動程序盤,沒有改寫工具,當然就更不會有新的BIOS程序供升級了。

  一般可以借用其它主板的工具程序,如Award公司的小工具Awdflash.exe,全稱是Flash Memory Writer V5.3.0,程序運行後,就顯示出主板BIOS的內部代號和日期,然後詢問升級文件的名稱,鍵入名稱後,程序會問是否要對現有的BIOS做備份,鍵入Y或N後(選Y則要求輸入備份文件名),程序會再一次要求確認,確認後,程序就會先對現有BIOS做備份(假如剛才選的是Y),再開始寫入新的BIOS。屏幕上會出現一個寫入進度指示器,假如Flash ROM 處於不可改寫狀態或新的BIOS文件與主板不匹配,就會出現錯誤信息Erase Chip Fail!。

  BIOS升級文件可以由同型號的新主板上備份得到,即用上述工具對新主板的BIOS做一個備份,拿來做為舊BIOS的升級文件。

  最困難的就是這第三個問題。如何將Flash ROM置為可寫入狀態?一般主板的Flash ROM 有三種選擇,5V、12V和可編程EPROM,按理說是不可以隨便調整Flash ROM的類型的,此時可將跳線跳至EPROM檔,開機後,即可運行升級工具程序。進度指示器走完之後,關機,跳線跳回5V,重啟動電腦,BIOS更新完成。

  注:關於升級BIOS需要注重:第一,要有匹配的升級工具和升級文件,不可亂用;第二,由於Flash ROM讀出快而寫入速度慢,故升級時需要十幾秒時間,而在這段時間裡決不可重新啟動或關機;第三,BIOS升級後應該馬上關機,把Flash ROM置回保護狀態,以免BIOS被破壞。另外,Awdflash.exe運行時不能有Emm386及類似程序駐留內存。
  2.BIOS升級失敗後的處理

  (1)有BIOS備份的處理方法
  Flash BIOS升級失敗往往導致系統癱瘓,無法啟動。碰到這種情況,只能依靠BIOS中固化的BOOT BLOCK來恢復BIOS內容。
  將BIOS升級用軟盤插入啟動軟驅,開啟計算機,然後運行BIOS升級工具程序,借助軟盤上的BIOS備份,重寫整個BIOS即可。
  一些主板的BIOS BOOT BLOCK只固化了ISA顯示卡驅動程序。假如你使用的是PCI顯卡並且升級失敗後開機無顯示,應該考慮更換ISA顯示卡試一下。

  (2)無BIOS備份的處理方法
  假如升級前沒有BIOS的備份,BIOS升級失敗,此時想用軟方法恢復機器已經是沒有下手的可能了,因為機器已經是徹徹底底的無法啟動。碰到這種情況時該怎麼辦呢?
 


  •   首先要找到同一主板型號的BIOS ROM,保證其中的BIOS信息與你的相同(因為采用別的 BIOS ROM一般都難以更新成功)。關掉電源,拔出主板上原有的BIOS ROM芯片,一定要非常小心,不要弄斷了引腳;輕輕插入好的BIOS ROM芯片,不要插得太深,只要保證機器能啟動就行;將主板上控制更新BIOS信息的跳線設置為有效(默認為無效,即保護狀態);啟動機器,讓系統運行在實模式下,即內存不要駐留象HIMEM.SYS或EMM386.EXE這樣的程序;拔出好的BIOS ROM芯片,插入壞的BIOS ROM芯片,此時不能關機,因為要利用駐留在內存中的BIOS信息(熱拔插雖是維修的一大忌,但此時唯有出此下策了,不過只要細心,一般不會出問題);運行BIOS升級程序,然後按主板說明書規定的步驟進行操作,直到提示更新成功為止。這時你還得注重看提示的更新字節數是否與你的BIOS ROM塊容量大小相等(主板說明書都有此大小,如華碩的為128KB,即1FFF字節),若相等,一般更新都成功了;最後退出程序,關機再啟動(不是熱啟動),只要啟動成功,就公布大功告成了。

      CMOS設置

      CMOS中存放著計算機硬件配置和設定的大量數據,是計算機正常啟動和工作的先決條件。假如這些數據丟失或設置不當,輕則工作不正常,重則不能啟動和工作。因此正確設置和保護好COMS中的數據,對安全使用計算機是至關重要的。
     

         

     
     
      由於一種CMOS設置程序往往只適用於一類或幾類主板,甚至同一型號的主板也可能會有不同的配置,所以讀者還須活學活用、因地制宜。一般的主板說明書上都有較具體的CMOS(BIOS)設置說明,只要細心閱讀,逐條消化,逐條完成設置,就可以最終完成全部設置,使系統正常高效地運行。下面就一些帶共性的難以設置的參數作一些介紹。

      1.主板上集成外設端口的設置方法

      當前的微機主板上,集成了部分外設端口,下以AWARD BIOS設置程序為例作簡單介紹。

      舊主板上集成端口的設置一般分散在STANDRD COMS SETUP、BIOS FATURES SETUP(或ADVNCED CMOS SETUP)和CHIPSET FEATURES SETUP(或ADVANCED CHIPSET SETUP)中,在奔騰級以上的主板中的BIOS中新增了INTGRATED PERIPHERALS選項專門對板上集成端口進行設置。常見的選項如下:

      ◇ONBOARD FDD CONTROLLER 軟盤驅動器接口
      ◇ONBARD PCI IDE ENABLE PCI IDE接口
      以上兩項分別用於設置主板上軟驅控制器和IDE控制器的使用狀態,其設置值可以選擇Enable或Disabled。當軟驅接在主板上的軟驅接口或者硬盤、光驅接在主板上的IDE接口時,應該設置為Enabled;假如不使用主板上的軟盤驅動器接口,要另外使用多功能卡上的接口,則該項應該設為Disabled。假如機器發生故障,懷疑主板上的接口電路有問題,可以把該項設置為Disabled,再加裝一塊多功能卡試一試。

      ◇IDE HDD BLOCK MODE 硬盤(數據)塊傳輸模式
      本項是指在每次中斷時,一次傳送設定的扇區數的數據,以提高訪問硬盤的速度。只有當配置的硬盤支持塊模式時,才能設置為塊模式工作方式,否則應禁止按此模式工作,以避免硬盤訪問出錯。本參數的設定值在不同的BIOS版本中不完全相同,一般為AUTO/Optimal/Disabled。選擇AUTO時,將按照硬盤自動檢測功能的報告值作為數據傳送的扇區數;若選Optimal則以最佳缺省設置值為該扇區數;若選Disabled則禁止本模式工作。有的BIOS版本中的選擇值中給出了每次傳送的扇區數,例如華碩P2L97AGP主板BIOS中的設定值有:HDD MAX、Disabled、2、4、8、16、32,其中的數字就表示可設置的扇區數。究竟設置什麼值合適,應根據機器的配置而定,假如硬盤沒有給出具體說明,不妨多試幾次,就能找出合適的設置值。對於某些硬盤產品,設置為塊傳輸模式時雖然工作速度較快,但有可能在與某些軟件或硬件配合時出現問題,這時只能設置為Disabled。

      ◇IDE PIO MODE IDE硬盤接口的並行輸入輸出方式
      PIO(Programmed Input/Output??可編程輸入輸出)是SFFC(Small Form Factor Committee──小外形系數協會)制定的一個宿主傳輸標准系列,分別為PIO MODE 1、PIO MODE 2、PIO MODE 3、PIO MODE 4、PIO MODE 5,每個標准的數據傳輸速率是不同的。在設置時要注重硬盤本身所支持的PIO MODE方式,才能正常工作。例如一個硬盤,其本身只支持PIO MODE 3(數據傳輸率為11.1MBps),但是在CMOS參數中被設置為PIO MODE 4(數據傳輸率為16.6MBps),結果頻繁出現錯誤並且經常死機。重新設置為PIO MODE 3之後恢復正常工作。

    •   在BIOS設置程序中,本項一般可設為0、1、2、3、4、AUTO,假如不了解硬盤的性能參數,可以先設為AUTO,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作進一步的調整。

        ◇ONBOARD SERIAL PORT或ONBOARD UART 主板上串行通信口設置
        本項用來設置串口(即COM口)的I/O端口地址和中斷通道號。目前奔騰級以上的計算機一般都有兩個串口,需要分別設置。本項有自動設置,因為本項屬於系統資源分配而且與設備性能關系不大,所以最好由系統自動設置,以免發生沖突。
        手工設置時Port 1建議設為3F8/IRQ4(前者為I/O端口地址,後者為中斷號)即COM1口,Port 2建議設為2F8/IRQ3即COM2口。假如要配置內置式調制解調器(MODE卡),則要將主板上相應的串口設為Disabled,將資源留給MODE卡。

        ◇ONBOARD PARALEL PORT 主板上並行打印口的設置
        設置為378/IRQ7時為第一並行口,這是最常用的設置。應注重本項設置改變時可能會與聲卡產生沖突,例如設置為278/IRQ5時會與一些常用的聲卡發生沖突。
        ◇ONBOARD PARALLEL MODE或PARALEL PORT MODE 主板上並行口的工作模式
        並行口的工作模式可以設置為標准模式(即Noraml或SPP模式)、EPP模式、ECP模式、EPP+ECP模式。
        EPP(Enhanced Parallel Port──增強並行口)是由Intel、Xircom、Zenith和其它一些公司開發的一種並行接口標准,目的是在外部設備間進行雙向通信。自1991年以來生產的許多筆記本電腦都配有EPP口。
        ECP(Extended Capabilities Port──擴展並行口)是由Microsoft和Hewlett-Packard開發的一種並行接口標准。它具有和EPP一樣高的速率和雙向通信能力,在多任務環境下,它能使用DMA(直接存儲器訪問),所需緩沖區也不大,因此能提供更加穩定的性能。
        ECP/EPP口可以支持300KB/sec的速率。1993年,EPP和ECP規格都納入IEEE 1284標准。假如計算機配有ECP或EPP並行口,那麼當用DCC(直接電纜連接)方式聯網時,它大約可以達到10兆以太網速率的三分之一。
        本項的具體設置值要視所連接的具體外設而定,只有主板和連接的外設都支持EPP或ECP時才能設置為EPP或ECP方式,否則會出現錯誤。例如一台噴墨打印機與主板上的並口連接,設置為EPP或者ECP方式時都經常出錯,後改為Normal方式後,工作正常。原因是該打印機不支持EPP和ECP方式。

        ◇USB CONTROLLER
        USB(Universal Serial Bus,通用串行總線)是由Compaq、DEC、IBM、Intel、Microsoft、NEC和NT(北方電訊)七大公司共同推出的新一代接口標准。采用Intel 82430VX和HX 及其以後的芯片組的主板可以支持USB規范,但目前,大多數用戶尚沒有使用USB設備,因此本項應該設置為Disabled。

        2.PNP/PCI參數設置方法

        各種主板由於使用的芯片組不同,因此有關PCI參數的設置有很大差別,下面介紹常用的參數設置。
        ◇PCI SLOT IRQ 設置PCI插槽中斷請求號
        本項可自動設置(Auto),也可人工設置。人工設置時可按主板手冊中給出的值進行選擇,但要注重避免沖突。一般可選自動設置。
        ◇設置PCI IDE接口中斷請求號
        設定與PCI相連的IDE中斷請求號。例如PCI Primary IDE(主IDE中斷號),PCI Second ary IDE(輔IDE中斷號)。答應自動設置和人工設置。一般可選自動設置。
        ◇ PCI IDE TRIGGER TYPE或PCI IRQ ACTIVED BY 設置PCI IDE觸發方式
        這一項設置是對PCI總線中斷控制信號取樣方式的設置,一般有兩種選擇:Edge(脈沖沿觸發)和Level(電平觸發)。具體使用哪種方式可以根據PCI插卡有無非凡要求來決定。一般情況下假如PCI插卡無非凡要求,本項可設置為Level,即電平控制方式。
        ◇RESOURCES CONTOLLED BY 設置資源控制方式
        本項用於設置系統資源的分配方式。可以選擇自動方式(Auto)或者人工方式(Manual)。選擇為自動方式時,IRQ和DMA通道均由BIOS自動檢測和分配。選擇為人工方式時,IRQ和DMA通道則由用戶自行設置。一般說來,本項可以設置為自動(Auto)方式。
        本項實際上要解決的是一個如何分享資源的問題。在PCI主板的設計中,往往讓PCI 卡專門享用機內的某些中斷資源。但實際上,使用ISA總線的插卡仍然不少,為了讓原來的ISA總線插槽能使用中斷資源,BIOS設置中對PCI總線可用中斷就加入了像Legacy ISA這樣的設置值,使中斷資源可以完好地留給ISA總線使用。假如在機內安裝某種ISA聲卡或解壓卡時,出現中斷沖突,可以將總線可用中斷設置為Legacy ISA或NA狀態再試。有一些BIOS程序(如華碩T2P4)則直觀地使用Slot x IRQ表示設定與第x號PCI槽相聯系的中斷通道,設置為某個中斷號時表示該中斷為該PCI插槽所用,設置為NA時則表示該PCI插槽閒置不用,當然也就不會占用中斷通道。設置為Auto時則表示由BIOS自動分配中斷通道號。在具體設置時,對於沒有使用的PCI插槽應該設為NA,對於要使用的插槽可設置為Auto。

    •   ◇PCI IDE IRQ MAP TO
        本項一般應設置為PCI-ATUO。在主板上插有非PCI總線的IDE(硬盤)卡時則有重要意義,因為假如設置得不對,可能造成插卡或系統不能正常工作。在主板上插有非PCI總線的IDE多功能卡時,可將本項設置為ISA或Map to ISA。
        ◇PRIMARY IDE INT#:A
        ◇SECONDARY IDE INT#:B
        這兩項用於設置兩個IDE接口的中斷優先權,A的優先權高於B。一般情況下Primary IDE (IDE 1口)選擇A,Secondary IDE(IDE2口)選擇B。
        ◇IRQ xx USED BY ISA(IRQ-X ASSIGNED TO)
        本項用來設置某個IRQ通道是否只分配給ISA總線使用,xx為3至15。可選值為NO/ICU和YES。本項實質上是人工分配PCI與ISA總線占用的IRQ資源。除非確認某個ISA插卡使用IRQ x x,否則都應選為NO/ICU使IRQ資源自動分配給PCI和ISA總線上的插卡。
        ◇DMA x USED BY ISA (DMA-X ASSIGNED TO )
        本項用來設置某個DMA是否只分配給ISA總線使用,x為1、3、5等。可選值為NO/ICU和YES。本項實質上是人工分配PCI與ISA總線占用的DMA資源。除非確認某個ISA插卡使用DMA x,否則都應選為NO/ICU,使DMA資源自動分配給PCI和ISA總線上的插卡。
        ◇PCI LATENCY TIMER
        指PCI總線的響應延時,與主板的性能有關。各種主板的取值不同,可選擇的設置值一般為32、64、128等,單位是PCI Clock。取值越小,響應速度越快。用戶手冊一般都給出一個適合於本機的缺省值,比缺省值大時會影響速度,比該值小時有可能造成PCI總線響應不及。
    Copyright © Windows教程網 All Rights Reserved